5岁开始练球,16岁成为澳网青少年双打冠军、青少年世界排名第二,21岁拿到法网女双冠军,成为首位捧起大满贯冠军奖杯的广东选手…… 在外人眼中,深圳“小花”王欣瑜的网球之路犹如“开挂”。但只有这些年来一直陪在她身边、见证了所有一切过程的父亲王鹏,才最知道这条职业网球之路的艰辛不易。 6月11日,王欣瑜(左)/谢淑薇捧起女双冠军奖杯“西蒙娜·马蒂厄杯”。新华社发 如今担任深圳网球队总教练的王鹏是中国国家网球队女队前主教练,也是女儿走上网球路的引路人。 12日,记者专访了王欣瑜父亲王鹏,听他讲述女儿如何成为广东第一位大满贯冠军。 从“爸爸要我打”到“我要打” 职业生涯与伤痛作伴 因为爸爸的原因,王欣瑜从还没有球拍高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了网球。她曾经说,自己就住在网球场边上,每天看的、玩的都是网球。 “欣瑜是从5岁开始练球,一直在深圳网球队接受训练。从7岁到16岁,一直都是我当她的教练。”王鹏告诉记者。 王欣瑜在青少年赛场上早早崭露头角。2018年,她与中国台北选手梁恩硕搭档获得了澳网青少年女双冠军,青少年世界排名最高达到了第二位。 “当然最开始的时候,是我带她走上了这条路。对于她来说,当时的想法可能是‘爸爸要我打,我就打’。不过,2018年澳网青少年双打夺冠之后,当时美国有大学给她发来了录取通知书,但她自己选择了成为一名职业网球运动员。从那时开始,对于她来说,从事网球运动成为了‘我要打’的选择。” 王鹏说,对于王欣瑜的职业生涯而言,最困难的就是与伤病的对抗。“因为她六七岁的时候骨折过,肘关节有一些先天性的外翻。由于这个伤病的原因,中间曾经有一年半的时间没有办法训练,我们也是去国外找很多有名的运动康复专家看过,一度提出要让她做手术。后来,我们找了很多教练,最后现在制订的方案是把球拍的磅数从58-60磅减到了42-43磅。作为一名进攻性的球员,她球拍磅数的变化会造成弹力的变化,适应起来会比较挣扎。” “实际上,她的手现在也一直会疼,这个伤还没有完全康复,包括她的腰也会有一些磨损,职业生涯会比较艰辛。但又有哪个职业运动员没有伤病呢?现在她已经接受了这个情况,就是这个伤痛会一直伴随她的整个职业生涯。”王鹏说,“我也跟她说了,就是(职业生涯)这十年嘛,你要学会和这个伤痛做朋友。” 从“听爸爸的话”到主动表达想法 决赛前一晚发烧没告诉爸爸 此前,王欣瑜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表达父亲对于自己的重要性。“爸爸是对我来说很温暖的一个存在,比赛的时候,他坐在那里的话,我会下意识地去找他在哪里。有时候一个手势,或者是一个鼓励的眼神,对我来说会感到很安心。” 不过这次征战法网,王鹏没有去现场观战。他说,感觉最近这一年多以来,女儿长大了,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职业运动员。“美网第一轮被淘汰的时候,她爆哭了一顿。现在她逐渐能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了。”王鹏说。 长大的表现是什么?可能是从“报喜不报忧”开始。女双夺冠当晚,王欣瑜才告诉爸爸,其实比赛前一晚她发烧了,很不舒服。“她不想让我们担心,也知道我们帮不上忙。场上的事情,毕竟要靠她自己去解决。” 以前的王欣瑜,可能不会对教练团队的组建发表自己的意见,听爸爸安排就好。不过现在她会明确地去表达自己的意见,认为什么才是对自己更好的选择。“她确实长大了。”王鹏说。 此前,王欣瑜曾经和莎拉波娃的教练托马斯有过合作。但请来这样的名帅,也要承受相应的压力,因为大牌教练肯定不会把责任放在自己身上,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分歧。去年12月24日,王欣瑜开始和克罗地亚籍教练米罗合作,更多的鼓励、更积极的沟通,也让王欣瑜得到了更多正向的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在学习,在什么阶段和什么样的教练团队去合作,才是最适合运动员本身的,并不是说一味地追求名气就是最好的。”王鹏告诉记者。 想拿大满贯单打冠军,目标先进前20 以双打促单打力求取得突破 拿到大满贯女双冠军奖杯,对于王欣瑜来说,或者只是又一次新的开始。“后面我们的想法,肯定是要在单打上取得突破。一直以来我们的目标,其实都是以双打促进单打,像郑洁她们都已经证明了这条路的可行性。我还是希望她一步一个脚印,要做好比赛计划,控制好自己的伤病。”王鹏说。 “大满贯单打冠军肯定谁都想拿,但我们还是希望一步一步来”,从16岁开始,王欣瑜的目标就没有变过——打进世界排名前20。而如今在法网女双夺冠之后,她又离自己的梦想近了一步。 王鹏认为,李娜夺得大满贯冠军之后,证明了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在这个职业化程度极高、竞争相当激烈的项目中占据一席之地。“现在中国的网球人口不断上涨,社会对于这个项目的关注和认可也越来越多。可以说,现在已经进入了中国网球发展的黄金期,将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选手在大满贯赛事中有更好的表现。” 6月9日,王欣瑜(右)/谢淑薇在比赛中。新华社发 “我希望更多的人都来关心网球事业,也更多地给我们这些运动员一些鼓励。希望运动员成绩不太好的时候,也能得到外界更多的支持,因为他们其实一直都很努力”,这是王鹏唯一提出的希望。他也非常感谢一直以来,深圳市体育部门以及广东省体育局对王欣瑜的关注和支持,“现在欣瑜长期在国外训练比赛,教练团队的配置也是越来越庞大,省市体育部门为我们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 对于女儿未来的发展,王鹏认为“路虽远,行则将至”。“她一直都非常努力,听话。作为我来说,知道这条路不会很容易。希望她明确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去做,不要着急,因为很多时候‘欲速则不达’”。 还记得,李娜的教练卡洛斯曾经说过一句话,“不要在乎什么时候到达,只要最终到达就行”。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朱小龙 策划:李强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