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闻

当前位置: 体育新闻 > NBA > 文章页

第一天做起主播的北航老师们,最不适应的是……

时间:2025-04-01 14:13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18 次
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北航在行动 听说不少北航学子 今早重温了爸妈久违的一句 “上课要迟到了”?�� 2月24日,星期一 北航2019-2020年春季学期 如期

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北航在行动

听说不少北航学子

今早重温了爸妈久违的一句

“上课要迟到了”?��

2月24日,星期一

北航2019-2020年春季学期

如期线上开课

大家都被上/下课铃声戳中了

纷纷留言找小萱要铃声文件

(悄悄告诉你,划到文末有惊喜)

点击下图回顾��

直播、录播、研讨、MOOC

多样的线上教学模式

教授变身“主播”、师生隔空对话

足不出户就能随时进入课堂

今天上了一天课

老师们都很开心

但是有一件事最不适应

是啥呢?小萱先卖个关子

同学们的感受又是如何呢?

这就一起去看看吧

本学期,北航共开设2188门次本科生课程和891门次研究生课程,将采用录播、MOOC课程、推送学习资料、直播授课等多种网络教学模式如期开展。授课教师通过学校课程中心、腾讯课堂、MOOC平台、微信群、北航网盘等多种形式,开展线上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No.1

网络课堂 异彩纷呈

线上开课第一天

北航老师们

用各种各样的网络课堂形式

开启了别开生面的知识殿堂

航空航天概论:双MOOC+微信群+

上午10点,新主楼C704,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杨超老师正在讲授“航空航天概论”。“这学期需要上这门课程的超过2300名学生,涉及全校两个校区的一、二年级学生,共30个教学班,可以说是量大又面广”,航概课程组组长杨超表示,授课团队采用“双MOOC+微信群+”的形式,在MOOC平台上进行授课,在微信群进行课程管理和教学辅导,同时利用腾讯会议进行学生答疑。

杨超老师正在进行《航空航天概论》课程答疑

“航空航天概论”课程是面向我校约4000名全体本科生的必修课,自建校以来承担着培育空天报国情怀、传承空天精神文化、传播航空航天知识的功能,是我校“课程思政”示范课,也是毕业生反馈最有影响和受益的课程之一,具有鲜明的北航人的烙印和文化符号。

越是到了关键时刻,我们越不能放下学习,越是到了困难之时,我们更应迎难而上。作为北航学子,如今我们无法共同在教室上课,但可以通过线上教学来继续学习。在杨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航空航天事业对于现代世界格局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在科技方面,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巨大的影响。

——冯如书院本科生王华夏

工程图学:有声PPT+腾讯会议

“工程图学”是北航学院的大类核心课,王玉慧老师是这门课程的主讲教师。“我一边制作有声PPT,同步发到课程中心和课程QQ群,一边安装了腾讯课堂,在上课前发送有声PPT,课表有课时间守着腾讯课堂解答学生问题,指导学生做作业等。”之后,王老师又通过腾讯会议给同学们答疑,实现更好的实时互动效果。

王玉慧老师课前准备的学习资料

王玉慧老师与学生在QQ群中讨论、答疑

王玉慧老师课程中心中的备课内容

离散数学:录播+微信群答疑

计算机学院马殿富老师所讲授的是“离散数学”课程,在腾讯课程平台录播,线上微信群答疑是他的授课方式。本学期“离散数学”的线上教学课程由课程组老师集体备课,按教学设计明确教学内容后进行轮流统一录制课程,马殿富负责讲授数理逻辑的发展历史,总结归纳数理逻辑整个知识体系。

马殿富老师的线上教学准备

马殿富老师与学生在微信群中讨论、答疑

在家中采用录播的形式学习,感到的确很新鲜,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使我们的时间安排更加灵活,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回顾自己首次听课没有完全学透的知识,同时也对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

——士谔书院本科生欧阳思问

航空发动机概论:直播+录播

为避免全直播的带宽拥塞和录播的单调乏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丁水汀老师确定采用直播+录播的方式开展教学。首次课前半小时直播,师生彼此熟悉,讲述全课程的概貌和需掌握的知识要点。之后播放前期录制的视频PPT课件;期间收集学生的问题、总结作业问题,网络允许的情况下,分别在第三次、第五次、第八次课的前半小时直播互动解答同学问题。同时通过课程微信群和QQ群的交流互动,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全方位提升课程培养效果。

丁水汀老师正在进行《航空发动机概论》课程直播

面对新的授课方式,丁水汀老师做足了准备。“一节课连续录了二十几分钟,可能因为结尾一点没有讲好导致整个录制的课程作废,只能重新再录直到满意为止,录课时间可能需要课堂教学的3-4倍。”

丁水汀老师正在进行《航空发动机概论》课程直播

“为了保证上课时课程不会受教学端或学生客户端网速问题而影响教学,我们除了直播和录播外,还在多个平台提前一周上传音频课件,做多重备份,保障教学顺利开展。”

模拟电路:公开课视频+微信群交流

“在这特殊时期,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你就要想各种办法和学生互动,你要和他们有共同的爱好,谈生活、谈理想、谈音乐,这样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从而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自动化学院唐瑶老师所讲授的课程是“模拟电路”,她利用网上优秀的公开课视频资源,配合视频,利用微信和录音来指导学生学习。

唐瑶的课程微信群建立后,她在群里发了这样一段话:“各位同学大家好!请大家记住这特殊的一天,我们从未以这样一种方式开学,我们停课不停学,希望大家在这段特殊的时期除了读书,也好好思考一下,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否能挺起中国的脊梁?让我们向在这场疫情中所有平凡而伟大的逆行者致敬!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大家事,事事关心, 期待我们在庚子年的春天里校园相见!”

唐瑶老师在微信群中与学生互动

唐瑶的话真情又动容,学生们纷纷在群里呼应。“我的课上有很多这样的互动,这样能够拉近师生彼此的感情。”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录播+微信群讨论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路辉老师讲授的课程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每周一和周三,路辉都会在腾讯课堂采用录播的方式进行授课。上午9:35分,路辉开始在微信群里提醒学生们签到,准备正式上课。

为了做好线上线上授课,路辉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根据录播视频的时间规划好每一节的教学内容和时间节点,每段授课视频结束后,路辉都在微信群及时向学生提出思考、做出总结,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路辉对自己的课程ppt要求很严格,“有时候5分钟的授课内容我要花一个多小时才能达到我比较满意的录课结果”。

路辉老师在微信群中远程给学生答疑

看完第一章节的五个录播视频,我数了数,路辉老师一共发了近30段内容。录播是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呈现,但录播不代表给老师减压,我们上课的两小时,老师一直在全程辅导教学。学校、老师、助教,每一个为了学生上好课的相关人员,都在做着大量的工作,我们的课堂才呈现得非常顺畅。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叶子晗

路辉老师与学生在微信群中交流、讨论

瑜伽:视频分享+微信群交流

除了学好专业课,每天“宅”在家,锻炼身体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经过近半个月时间的学习和准备,在如期开课首日,体育部陈媛老师的“瑜伽”课程正式上线了!课前,她专门把家中客厅开辟出空间,“排兵布阵”准备大展拳脚。在课上,她带领同学们对瑜伽的每个分解动作进行学习,通过视频分享、线上讨论的模式,插入提前找好的训练视频带领学生进行身体练习。

同学们远程进行体育课练习

陈媛老师对学生进行动作讲解与练习反馈

屏幕里精彩纷呈的网络课堂

老师们准备充分、预案齐全

是数周来一次次演练教学的结果

多少个日日夜夜

研究在线教学特点

积极探索适合在线教学

促进教学相长的方法

保证“停课不停学”的正常开展

No.2

宅家上课 别开生面

屏幕这边

同学们一边聚精会神地听

一边认真地记着笔记

与老师“云讨论”,与同学“云交流”

激动又新奇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生进行线上课程学习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王诗琪:受疫情影响,我们无法回到学校,但本着“停课不停学”的原则,我们开始了网上学习。第一天上课,虽然无法坐在课堂上与老师面对面交流,但却让我感受到了从学校到学院每一位老师、辅导员的用心。提前的录制、多次的测试、从教材到课件详尽的安排,上课前每一位老师提前召开线上会议陪伴我们看录播,细细叮嘱“有问题及时问”,他们与教辅一定在线,这一切背后凝聚着学校、学院和老师们全力让同学们可以达到与在校上课一样效果的努力。所以,我们和老师们一起加油吧!等到疫情结束,我们再相会于校园,亲自聆听他们精彩的课堂。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苗文:虽然跟老师、同学都是线上交流,但学习和科研都在积极推进。直播上课形式新颖,老师们也都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上课时积极与同学互动,督促同学提高学习效率,我们也需要更加自律,利用好学校和老师提供的各种资源,努力充实自己,不负所望!

冯如书院学生进行航空航天概论线上课程学习

冯如书院本科生张涵怡:开课前,我发现所有课程安排里航概是最复杂的一个。当今天第一次真真切切的上了一节航概后,才发现每一个安排都有每一个的意义和领悟,MOOC和学堂在线的教学课程真的精彩纷呈。杨超老师以航概课的形式告诉我们,北航人要做走在前列的人,课上的每一个知识是我们作为北航人的知识基础和底气,课后宏大的关于祖国乃至人类社会与空天探索和宇宙奥秘的讨论,更是给作为祖国未来的我们建立了一个宏大的格局。特别感谢杨超老师对课程的用心安排,有幸身为北航学子,真的受益匪浅。

学生正在观看丁水汀老师《航空发动机概论》课程直播

冯如书院本科生马凯:老师讲解很生动!开头就用几组数字将我们引入课堂,即使隔着屏幕也觉得很亲切。老师用亲身经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通识课。在特殊的时期,老师用特殊的方式把知识从千里之外传授给我们,即使宅在家里依旧能感觉到温暖。

士嘉书院本科生李洋:尽管这次疫情使得我没能够坐在教室内听丁老师为我们讲授航空发动机概论,但是网课同样精彩。众所周知,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也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听完了丁老师的第一堂课之后,我深深意识到了航空发动机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祖国对于航空发动机事业的重视。身为一名志在空天报国的北航学子,应与祖国的航空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志存高远,学求博深,唯有此时刻苦钻研,才能在将来祖国需要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人才时挺身而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北京学院学生进行工程图学线上课程学习

北京学院本科生朱子熙:今天下午上了工图课,由于疫情影响,我们并没有返回学校进行学习,而是采用了网上教学的方式,但收获还是蛮大的。面对腾讯课堂难以实现师生互动的困境,王老师预约了腾讯会议为我们答疑解惑。富有责任心的她担心软件问题影响教学,多预约了一些会议时间。腾讯会议相比于腾讯课堂,师生间交互多了,有问题可以通过腾讯会议在线提问,老师实时演示操作。大家兴趣蛮高的,群里、腾讯会议一直各种提问。PPT加入了旁白,如同注入灵魂一般生动了起来,为我们量身定制了各种版本,感觉跟线下教学就不多。

北京学院本科生褚淇泓:由于疫情,我们不得不在家上课。在家上的工图课,老师提前一天把制作好的有声PPT发给我们预习,有声PPT使用极其方便,让我的预习有了效果。今天王老师采用了腾讯会议线上答疑的方式进行授课,老师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地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并且老师为不同条件的同学制定了不同的完成作业方案,比如没有安装CAD的且没有打印条件的同学可以用office来完成,可以打印的就在纸上完成。老师通过屏幕共享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CAD的部分操作方法,授课方式很新颖我很喜欢,以这种方式方式授课很方便师生交流,且方便学生复习。

飞行学院学生远程观看课程直播

飞行学院本科生邵昂昂:今天迎来本学期开学一节课,由于疫情的原因,这一次上课改为在线直播,说实话,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这种上课模式,既兴奋又忐忑,哪怕是在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也没想到今天的电脑会卡死,好在上课及时进入直播间,老师也是非常细心和耐心的讲解。

听课方式改变了,新鲜又有趣,但听课的感觉没有变,认真又细致。这让我感觉到虽身处疫情,但每名同学都不放弃学习的希望和向上奋发的热情,这让我更加懂得了如今学习的珍贵,也真的特别想感谢老师千方百计去帮助我们真正地去学习,为了上好第一节课,班会提前布置,课前提前测试,感谢老师们对我们学习关怀的无微不至!

来自巴西的安娜(ANA PAULA CASTRO DE PAULA NUNES)是我校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的一名空间法律与政策专业硕士研究生。虽身处遥远的巴西,与中国有着11个小时的时差,但她依然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停课不停学”。

国际学院硕士生ANA PAULA CASTRO DE PAULA NUNES:Due to the hard times China is facing, it is important to:

- stay positive,

- get creative,

- focus on what you can change rather than on what you can't

Even though we were just a few months away from thesis defense, my supervisor, Prof. GAO Guozhu and I overcome jet lag due to different time zones and managed to arrange remote meetings through WeChat to discuss my Master's thesis and make progress on the writing. If I had any questions, my supervisor will always be there and ready to help and guide me online.

Online communication is a way to deal with this hard time without losing the education standards. It's very useful and helpful!

I hope all friends and professors in China are doing well and I wish them lot's of health and strength to face this hardship that soon should end.

目前,中国正处于抗疫阶段,大家应保持乐观心态,坚持创新意识,积极思考,主动应对。

虽然离论文答辩只剩下几个月的时间,我和我的导师高国柱老师共同克服时差困难,并通过微信平台进行线上远程视频会议,一起讨论、修改我的硕士论文。当我有疑问的时候,我的导师也随时通过线上方式耐心指导帮助我。

在此特殊时期下,能与导师在线沟通探讨非常有效得保证了我的学习质量。我认为非常有帮助!

愿所有老师和同学们平安健康,愿疫情尽快结束,尽快渡过难关。

No.3

信息助力 通力保障

线上开课、网络课堂

如此丰富的网络授课形式

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

统一身份认证、 VPN 访问

VPN安全接入系统登录页面

课程中心、云盘、正版化软件系统

等信息化教学支持

加强各系统的软硬件设备支持

保障了线上教学的正常运行

下一步,学校将

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

结合网络授课特点

调整课程设计

持续优化线上教学工作

最大程度的保证教学质量

妥善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那么,问题来了

老师们最不适应的是什么呢?

原来是时间过得太快

讲得不过瘾,就下课啦!

为老师们送上小花花

出品 | 航小萱®工作室

素材来源 | 各学院

文字整理|王晴 宋超

编辑 | 刘志威 史越

最后,说好的惊喜

点击下载上/下课铃

开启密码是:uig1

留言区继续告诉我们

你的上课感受吧!

和小萱一起

原标题:《第一天做起主播的北航老师们,最不适应的是……》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5-05 06:05 最后登录:2025-05-05 06:05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