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注定是中国马拉松不平凡的一年,开年才一周,“半马女神”李文杰就被查出服用兴奋剂,引得舆论一片哗然,粉丝们失望透顶。谁知这还只是餐前冷菜,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7日通过可靠渠道得知一则更劲爆的消息——曾一手铸造中国田径“马家军时代”的著名中长跑教练,同时多次深陷“兴奋剂舆论传闻”的马俊仁,近日已经出山。74岁的他,已经成为辽宁省中长跑俱乐部的顾问,目标就是让辽宁中长跑重塑辉煌,再造新的“马家军时代”。 马俊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吃瓜群众一定对马俊仁更感兴趣,不过在说马俊仁之前,还真有必要先说道说道李文杰被查出服用兴奋剂这件事。
李文杰不属于草根选手,以前也是正牌国手,代表中国队参加过2014年亚洲室内田径锦标赛,参加的是女子3000米障碍赛,最后排名垫底。之后李文杰就退役了,再出现的时候,已是响当当的马拉松选手。
2017年11月5日,浙江杭州,李文杰以2小时39分58秒的成绩赢得国内女子全程冠军。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李文杰最“神”的,就是她在2016年4月30日、5月1日、5月2日,在宁波、厦门和湖北荆门这三个天南海北的地方,连续跑了三场半马,拿到了两冠一亚。这个成绩,彻底打破运动员比赛间休整的一系列既定规则。紧接着,6月25日和26日,她又在重庆和宁波两个八杆子打不到一块的地方连续夺冠。
不过,李文杰2017年一转型全马就中招了,她全马可以达到2小时40分左右(2017年武汉马拉松),但在11月青岛马拉松时,她只跑出3小时06分,最终获得第三。正是这场她“发挥不佳”的比赛,最终让她“落网”。
为什么要讲一讲李文杰的故事呢?因为她的故事很有代表性,代表了如今国内业余马拉松赛事也有逐步沦为兴奋剂重灾区的嫌疑。记者采访了好几位中国田坛的资深人士,用他们的话说,“国内的马拉松赛事如今有着肥沃的、助长业余选手服用兴奋剂的土壤。”
图说:李文杰、侯艳民近期被查出在业余马拉松比赛中服用兴奋剂。
这些年,中国各地的马拉松赛事扎堆举办,一二线的大城市办,三四五线的小城市也都跟风办,但真正被国际田联收录在内的不多。
有个怪现象,越是小城市,对于兴奋剂监管的力度越弱,但对运动员成绩的追求欲望越强,这当然都体现在奖金上。为什么小城市的马拉松赛事这么追求成绩?背后自然是急功近利,想要迅速扩大赛事知名度,为打响城市的知名度、扩大旅游品牌影响力等背书。说到底,办赛者并不是非常懂马拉松的规律。
所以我们看到,李文杰这么多的冠军,全是在国际田联瞧不上的各种比赛中拿到,尤其是监管存在很大问题的半马上。根据网友的统计,她在2016年拿下27个半马冠军,奖金20多万元人民币。 图说:全世界的马拉松比赛如火如荼,自然也会有选手走歪门邪道。
这些小城市马拉松的冠军为什么这么好拿?一是选手方便逃脱兴奋剂检查(几乎完全不查),一是国内的专业运动员不会被允许参加这类业余比赛。
因为专业运动员每年都有大赛任务,全国田径锦标赛、大奖赛、冠军赛等,这些赛事的成绩和运动员的前途、教练员的待遇甚至所在队伍的编制名额都有关系(大多省市专业运动队的编制数量和运动成绩挂钩)。
所以情况就变成,奖金较高的业余马拉松赛,往往由来自非洲的黑人兄弟姐妹们包办奖金(外国选手服用兴奋剂的问题也存在),他们看不上的一些比赛,自有国内一批“奖金跑者”吃剩下的菜。
“有这样的大环境,个别成绩一般的专业运动员干脆不搞专业了,直接退役去跑业余比赛赚奖金。为什么?因为可以毫无顾虑使用兴奋剂啊,动辄几万美元的奖金,比他们当专业运动员时强多了!李文杰就是典型的例子。”国家中长跑青年队主教练李国强说。
2004年2月6日,参加青年男子组4公里越野跑的黑龙江队选手侯艳民以11分45秒的成绩夺冠。图片来源:新华社
这样的例子,又何止李文杰。这次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公布的兴奋剂违规运动员名单中,还有一个名字——田径运动员侯艳民。业内人士都知道,这个侯艳民早已不是运动员,转型成为黑龙江省马拉松队的教练了。然而,业余比赛赚钱啊,国内的专业选手又不参与,所以服了兴奋剂就开跑,全马跑个“220”多点的成绩就能拿冠军,随后开开心心数着几万人民币的奖金,“色色一一”啊!
业余赛事的兴奋剂监管盲区,盲到什么地步?下面一个例子更能说明问题。因为被查出服用兴奋剂,已经公示进入黑名单的禁赛运动员,都能毫无顾虑大摇大摆地参加业余赛事,并能拿到名次和奖金。这不,日前就在上海举办的一场人气业余长跑比赛上,最终拿到亚军的那位选手,在大半年以前就已被查出服用兴奋剂。由国家田管中心监管的国内各类大小官方赛事,都明令禁止其参赛,但他参加业余比赛就真的没事。
图说:马俊仁和马家军都是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业余赛事都对兴奋剂现象视而不见,李文杰被抓到服用兴奋剂,也正是因为办赛方开始重视了,只是这样的正面例子在国内还是太少。不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相比服用兴奋剂的业余选手数量,那些被抓出来的,真的只是冰山一角。
说了那么多,不是记者非要将李文杰的事儿和马俊仁出山硬扯上关系,而是因为现在国内业余马拉松赛事的大环境,像极了当年“马家军时代”。“马家军”是中国体育无法回避的一个过去。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体委成立了自己的兴奋剂中心,对各运动队不定时进行检查。马家军横空出世后,就曾有“他们的金牌有问题”这样的流言出现。迫于国际舆论的压力,国家体委没有派马家军参加广岛亚运会。根据著名报告文学家赵瑜撰写《马家军调查》中的说法,包括国家体育总局前局长袁伟民推出的专著《袁伟民与体坛风云》,首次从官方的角度证实马家军无缘2000年悉尼奥运会是因为7名受检运动员中2人尿检超标、4人血检超标。 图说:体育法相关条款明确禁止运动员服用兴奋剂。
图说:这两本书籍都披露过当年马家军的种种内幕。
说实话,一辈子扣着“兴奋剂帽子”的马俊仁,也只是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产物。现在马俊仁回来了,但想要走老路出成绩,显然已经走不通了。
如今体育部门正行走在推行体育改革的道路上,对兴奋剂一直是零容忍,民众的体育价值观也在发生重要变化,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成为体育运动的直接参与者,大家对“唯金牌论”的观点不再赞同。老马要再塑辉煌,还用“老办法”肯定不行。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老办法都要打击。
当年马家军也有一个被人称道的地方——马俊仁发明的魔鬼式训练方法。老田径迷一定还记得马俊仁用车子强化训练,让运动员在前跑,他开车在后追的那一幕。有意思的是,记者得知马俊仁这一出山就要使出当年的看家绝技,他的“新马家军”日前将从大连出发,途经多个省市,最终抵达云南。马俊仁还是在车上压阵,队员们还是全程靠跑,晚上睡觉白天跑,从大中国的东北一直到西南,至少10多天——魔鬼训练又要来了!
图说:昔日马家军曾在全世界掀起旋风,但自从兴奋剂检测从尿检升级到EPO血检后,马家军由此一蹶不振。
最后记者想说,我们还是期盼一个“新马家军时代”的到来,毕竟中国田径在刘翔之后,也确实需要一个领军者。只是这个人如果是马俊仁和他的“新马家军”,则多少还是让人忐忑。毕竟,当初的烙印太深,而如今中国田径的大环境,也似乎更适合愿意尝试改革和创新的“新人”。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