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野菜,不春天 当下 马兰头、香椿头等上市 越来越多的野菜 陆续出现在市民的饭桌上 虽然野菜营养丰富,但并不是所有野菜都适合食用。春天气温渐升,不少人喜欢去野外挖野菜,许多有毒植物的外表与可食用野菜长得跟双胞胎似的,比如荠菜的幼株和蔊菜、独行菜看起来区别不大;香椿芽和漆树的芽很相近。一些野菜含有毒素或刺激性物质,如果采摘不当,误食后轻则上吐下泻,重则性命不保。 比如 水芹菜可食用 石龙芮有剧毒 白花可食用白杜鹃花叶都有毒 金银花可食用 断肠草花别碰 除此之外 这些“野菜”也有毒 千万别碰
野菜更有营养价值吗? 一旦中毒怎么办? 这些注意事项请牢记 野菜并无特殊营养价值 ■ 野菜真是纯天然、更健康有营养吗? 事实上,大部分野菜虽是自然生长的,但并不算绿色食品。长在公路、工厂附近的野菜,受到污染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汽车排放的尾气、空气中的污染物也会在野菜叶片表面沉积,长在公园、绿化带等地的野菜也可能喷洒过农药等,食用并不安全。营养方面,虽然很多野菜的膳食纤维、维生素C含量比栽培的蔬菜高,但因为野菜比较苦,且存在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大家在食用前会先浸泡、焯水,而经过处理后,野菜本身的营养物质也会流失,营养价值并不见得就比普通蔬菜高。加上野菜内草酸、生物碱的含量比较高,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因此野菜并不存在营养上的优势。 ■特殊人群需注意 食用野菜是否会引起不良反应?除了与野菜的种类、食用量有关之外,也与个人体质有关。 如鱼腥草、野生小蒜等野菜含有大量挥发油等植物活性物质,易引起过敏反应;一些易过敏体质的人食用马齿苋后,如果皮肤在太阳下暴露,极易诱发日光性皮炎。 另外,春季的野菜大多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多数野菜属于寒凉食物,脾胃虚弱的人不宜食用。 食用野菜、野蘑菇中毒怎么办? ■ 停止食用、催吐、就医! 食用野菜、野蘑菇后有头晕、恶心、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时,立即停止食用。 用手指或其他工具及时进行催吐。 携带剩余野菜、野蘑菇及呕吐物,及时就医。 再次提醒大家 千万不要随意采摘和食用 野花、野菜、野生菌、野果等 安全第一 转自 | 无锡发布 catalogs:115814;contentid:13697326;publishdate:2025-04-08;author:王焕君;file:1744079430772-53107bbb-a220-445b-bcd2-0364a0fad102;source:29;from:无锡交通广播;timestamp:2025-04-08 10:30:30;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