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四川经济网 张诗若 10月21日,记者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部署,加快推进新时代体育强省建设,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近日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体育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体育强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到91.5%。竞技体育项目布局更加合理,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赛事体系更加完善。青少年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全面提升,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体系基本建成。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3200亿元,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2%。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体育强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5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基本形成现代化赛事体系。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万亿元。人民群众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为完成上述目标,《实施意见》围绕坚持为民服务,着力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创新发展,全面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坚持夯实基础,持续推动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坚持激发活力,创新推动体育产业提质增效;坚持传承创新,不断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人才强体,不拘一格选拔培养优秀人才;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升体育治理能力等7大方面提出30条具体举措。 坚持为民服务,着力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实施意见》提出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推进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全域化开展,持续完善体育健身组织网络,促进重点项目和人群体育活动开展,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等5条具体措施。值得一提的是,到2025年,全省将统筹建设各类全民健身设施项目2200个以上,其中体育公园73个。同时推动全省200个以上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服务。 坚持创新发展,全面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创新竞技体育发展体系,科学构建项目布局体系,健全训练备战体系,建立特色化竞赛体系,完善职业体育发展体系,全力振兴“三大球”,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等举措。其中明确,将发挥全省冰雪资源优势,积极举办冰雪赛事活动,努力打造南方冰雪运动强省。同时,完善职业体育俱乐部法人治理机制,建立职业俱乐部奖补机制,培育1至2个“金牌俱乐部”。 坚持夯实基础,持续推动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方面,《实施意见》提出,深化体教融合,建立健全体教融合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落实促进计划,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增强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实施新人计划,全面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选育培养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意见》明确,配齐配强学校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体育课时不被占用,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1小时体育锻炼。 坚持激发活力,创新推动体育产业提质增效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全面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做强体育服务业,补齐体育制造业短板,大力促进体育消费等内容。同时明确,到2025年,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1900亿元。力争到2030年,全省体育制造业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 坚持传承创新,不断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推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厚植体育赛事文化,推广特色体育文化。其中推广特色体育文化中提到,挖掘弘扬优秀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发展以峨眉武术为代表的四川优秀传统体育文化。 坚持人才强体,不拘一格选拔培养优秀人才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加强优秀人才培养,坚持立足全省,打破系统界限,培养选拔优秀体育管理人才。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健全学习培训机制,提高体育人才队伍综合素养、专业水平。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深化体育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类院校、机构建立完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和人才评价制度。 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升体育治理能力方面,《实施意见》提出,深入推进依法治体,深化体育改革发展,加快体育数字化建设,防范化解体育领域安全风险等举措。其中加快体育数字化建设中明确,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推进体育资源整合、数据共享、互联互通。支持智慧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运动场景建设。打造体育赛事、运动训练、科教医疗、产业运营等数字化科技协同创新平台。 此外,《实施意见》还从强化组织领导,创新政策支持,营造良好氛围等3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措施。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