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筑牢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之基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作和人民身体健康 ↑2023年10月29日,参赛选手奔跑在长安街上。当日,2023北京马拉松赛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009年8月8日,爱好者们在“鸟巢”前打太极拳。新华社记者 郭勇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2014年全民健身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先后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等相继出台…… 今天的中国 ↑2023年11月1日,在河北省遵化市,长跑爱好者在公园道路晨练。新华社发(刘满仓摄) 无论清晨傍晚、城市乡村 ↑2024年3月7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五宪镇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几位骑友骑行在油菜花海间的绿道上。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2020年7月29日,市民在宁夏银川市毓秀公园运动场内锻炼(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太极拳、八段锦、赛龙舟等独具中国特色的体育项目成为群众健身“新宠”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2023年8月8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雉城街道的和文化广场,市民在练习太极拳。新华社发(谭云俸摄) ↑2020年9月16日,健身爱好者在武夷山齐云峰景区表演健身气功八段锦。新华社发(陈颖摄) ↑2024年6月10日,四里八乡的龙舟汇聚在广位于广州珠江新城的猎德涌参加“龙船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各地因地制宜打造遍布城乡的“15分钟健身圈”有效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 ↑2023年4月2日,在深圳市龙华区元芬村,居民在增设的篮球场打篮球。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等 ↑2023年8月21日,市民在天河游泳馆内游泳。天河游泳馆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水球项目的比赛场馆。新华社发(黄晋文摄) ↑2023年7月1日,人们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里滑冰。国家速滑馆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场馆。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体育场地459.27万个体育场地面积40.7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9平方米提前实现了《“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提出的2.6平方米的目标 ↑2020年7月29日,市民在宁夏银川市毓秀公园运动场内锻炼(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2009年8月8日北京奥运开幕一周年之际设立“全民健身日”这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鼓励全民参与健身活动迈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2023年8月8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举行“全民健身日”晨跑活动,跑步爱好者在比赛中出发。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 ↑2022年11月19日,滑雪爱好者在吉林省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滑雪场滑雪。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2023年1月11日,在陕西太白鳌山滑雪度假区,小朋友在雪场教练的指导下练习滑雪。新华社发(邹竞一摄) 近两年来“村BA”“村超”“村排”等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火热出圈“现象级”的体育赛事展现了村民们对于体育运动的激情更为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助力 ↑2024年2月3日,2024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暨贵州“村超村晚”举行音乐烟花秀表演(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多部门印发文件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2021年9月7日,贵州省石阡县第二小学学生在楼顶操场开展体育锻炼。新华社记者 胡星 摄 ↑2024年5月25日,在陕西省西乡县第二中学,学生们在公益足球课上进行分组对抗。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同时,多措并举为老年人健身锻炼提供必要帮扶 ↑2019年3月3日,西藏拉萨业余轮椅篮球队在训练中。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摄 ↑2023年10月26日,在杭州市富阳区湖源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使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数据显示 ↑2021年6月16日,市民在长春世界雕塑园友谊广场上表演百姓健康舞。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 摄 竞技体育走向体育强国之路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1956年6月7日,陈镜开在上海以133公斤的成绩打破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新华社记者 史云 摄 ↑1981年11月,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中国女排以七战七捷的成绩,首次登上世界冠军领奖台。新华社发(黎启榕摄) ↑1984年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赢得第一枚奥运金牌,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新华社记者 官天一 摄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杨扬夺得女子短道速滑500米金牌,让中国体育代表团终于在冬奥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新华社记者 王岩 摄 ↑2002年,姚明加盟NBA休斯敦火箭队,并逐渐成长为NBA顶尖中锋。这是2003年2月10日出版的美国杂志《体育画刊》,将姚明的头像刊登在封面上。这本著名的体育杂志把过去的一年称为“姚明之年”。新华社记者 吕明响 摄 ↑2004年8月27日,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夺冠后身披五星红旗庆祝。他以12秒91的成绩夺取金牌,并平了世界纪录。新华社记者 廖宇杰 摄 ↑2006年都灵冬奥会,韩晓鹏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上夺冠,这是中国运动员在冬奥会雪上项目中获得的第一枚金牌。 新华社记者 王长山 摄 ↑网球运动员李娜在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夺得女子单打冠军,成为两项网球大满贯赛事的首位亚洲女单冠军。上图为2011年6月4日,李娜在法网女单颁奖仪式上亲吻冠军奖杯。新华社记者高静摄;下图为2014年1月25日,李娜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颁奖仪式上手持冠军奖杯留影。新华社记者 李俊东 摄 ↑中国选手潘展乐在巴黎奥运会游泳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后庆祝夺冠及打破世界纪录(2024年7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2024年8月4日,冠军中国队选手徐嘉余、覃海洋、孙佳俊、潘展乐(上,从左至右)与亚军美国队、季军法国队在巴黎奥运会游泳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颁奖仪式上。中国队打破美国队对这一项目金牌长达40年的垄断。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在中国代表团传统竞技体育强项 ↑中国乒乓球女队以奥运女团五连冠强势摘得新中国夏季奥运会参赛史上第300金! ↑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周继红拿下女子10米台冠军,实现了跳水项目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后,中国跳水再未离开奥运奖牌榜,中国跳水队在国际赛场逐渐有了“梦之队”的称号。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11届奥运会,中国跳水共获得55枚金牌,是中国体育获得奥运金牌数量最多的“领军”项目。 今夏,中国奥运健儿 ↑2024年8月3日,郑钦文在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金牌赛中2比0战胜克罗地亚选手维基奇,获得中国队历史首枚奥运网球单打金牌。新华社记者 赖向东 摄 ↑2024年8月4日,中国队选手在巴黎奥运会游泳项目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后庆祝夺冠。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2024年8月8日,常园在巴黎奥运会拳击项目女子54公斤级决赛后庆祝夺冠。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2024年8月10日,中国队教练孙丹(左一)在比赛后与夺得巴黎奥运会艺术体操项目集体全能金牌的队员庆祝。这是中国队在该项目获得的首枚奥运金牌。新华社记者 许雅楠 摄 ↑2024年8月10日,巴黎奥运会花样游泳冠军中国队成员在颁奖仪式后合影。中国花样游泳队首次奥运见金,就包揽集体和双人项目两金。新华社记者薛宇舸 摄 ↑2024年7月31日,中国首位自由式小轮车奥运冠军邓雅文在巴黎奥运会自由式小轮车女子公园赛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赛事承办彰显大国责任 国家兴则体育兴 ↑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 新华社记者 公磊摄 中华民族的体育梦凝聚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对于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渴望,照鉴着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开幕式上91朵代表团“小雪花”汇聚成一朵“大雪花”无数个“我”汇聚成“我们”“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与“更团结”相互激荡这场如期举办的全球体育盛会成为世界文化交流和心灵沟通的珍贵桥梁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圆满落幕 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再次书写了奥林匹克运动新的传奇 ↑2022年2月20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中国代表团成员入场。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从20世纪初的“奥运三问”到新时代的“双奥之城”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生动注脚 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广州海心沙岛举行。这是在开幕式上,主火炬熊熊燃烧。新华社记者 凡军 摄 ↑2014年8月16日,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中)与各代表团旗手在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上用手机自拍。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2023年6月15日,采火使者展示圣火。当日,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举行。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2023年9月23日,数字火炬手在开幕式上进行火炬传递。当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杭州举行。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2023年9月23日在浙江杭州拍摄的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推动全球体育事业发展,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这是位于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市中心的中国援建的大型体育馆(2011年1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查春明摄 ↑2011年8月21日,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郊区,一些孩子在中国援建的体育场前踢球。新华社记者 刘宇摄 ↑这是2016年4月10日在加蓬首都利伯维尔拍摄的中加友谊体育场。新华社记者 王猛摄 新的时代,新的征程,时光标刻了中国迈向体育强国的脚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