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闻

当前位置: 体育新闻 > 国际足球 > 文章页

许宪春:“十四五”期间 要实现居民收入“水涨船高”

时间:2025-03-13 02:15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29 次
以下文章来源于人文清华讲坛 ,作者朱嘉怡 人文清华讲坛 人文清华系列讲座和在线课程的官方宣传平台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提

人文清华系列讲座和在线课程的官方宣传平台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要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接受人文清华专访时表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意味着要“国富民也富”。

国富民也富

近年来,我国促进居民增收的政策力度加大,已经形成了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9元,比上年增长4.7%,实现了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基本同步。许宪春教授表示,这一目标可以理解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GDP增速相匹配,这意味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基本稳定,通俗地讲就是“国富民也富”。

许宪春教授解释,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国民可支配收入,包括居民可支配收入、企业可支配收入和政府可支配收入。保证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GDP增速相匹配,意味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基本稳定。如果居民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就意味着企业或政府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企业或政府要让利给老百姓。

许宪春教授表示,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若要使消费对经济增长起到主要拉动作用,就不能让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下降。但居民可支配收入有两个去向,一是消费,二是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并不一定能保证居民消费必然增加。因此不仅需要保证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还要保证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用于居民消费的部分也不能下降,这样才能保证消费在经济增长中起到主要拉动作用。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189元,但是仍有6亿人月收入仅1000元出头,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十分有限。如果要提高居民的整体消费能力,不仅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还需要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鼓励就业、加大扶贫力度,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并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展慈善事业等。

许宪春教授同时介绍,目前我国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60%左右,明显低于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例如美国的比重在70%以上。此外,在欧美其他高福利国家,虽然政府可支配收入占比较高,但政府可支配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居民福利方面的开支,比如免费教育、免费医疗等.实际上是政府为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实物社会转移,这些实物社会转移的享受者是居民。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这些实物社会转移形成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因此,这些国家的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比重明显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我国不属于高福利国家,政府虽然也为居民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实物社会转移,但没有高福利国家提供的那么多。所以,我国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比重要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对于这种情况,许宪春教授建议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例如近年采取的上调居民个税起征点,减少低收入居民的税收,加大福利保障力度等,都是政府还利于民的方式。

他曾经是为宏观经济算账的“国家会计”

他曾经是推动中国GDP核算变革的引领者

他曾经与世界银行磋商,捍卫中国统计数据的权威性

他率领团队研究新经济,力争在国际统计学界提升中国话语权

他投身统计事业35年,亲历中国经济奇迹

他就是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

许宪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兼任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全球国际比较项目技术咨询组成员、亚太经合组织(APEC)贸易增加值核算技术组中方主席。长期从事中国政府统计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主持制定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多套国民经济核算方案和操作手册,主持了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发表300多篇论文,出版9部个人专著。先后获得第九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论文和专著)一等奖、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重要奖项。

家有家的小账,国有国的大账。GDP核算就是中国国家账本的核心。

GDP是谁发明的,它为何能取代使用41年的旧指标,占据中国国家账本的C位?

中国的GDP是怎样核算的,为何受到世界银行质疑,又如何被接受?

在GDP统计中有哪些出人意料的结果,它们意味着什么?

GDP与国家、集体和个人有什么关系?新经济对GDP有什么挑战?

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

3月17日19:00,人文清华讲坛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

将翻开国家账本,为你讲述GDP的故事

回望发展历程,预测经济增速,展望GDP和它所昭示的未来

特别提示

从2016年4月19日起,清华大学“人文清华讲坛”系列活动列入《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并按该课程要求举办,请在读本科生提前领票,凭票并携带学生IC卡刷卡入场,入场时间为每次演讲当日18:30。

活动信息

演讲题目:翻开国家账本

开讲时间:2021年3月17日(周三)19:00

入场时间:18:30

地点:清华大学 新清华学堂

赠书活动

关于GDP和国家账本、关于统计学,你有什么问题希望向许宪春教授求教?欢迎参加“人文清华讲坛”现场演讲活动,我们将为幸运观众赠送许宪春教授的《中国重点经济领域统计分析》(仅限讲坛当日现场领取)

领票攻略

【领票时间】

3月14日 周日 12:30

开始领票 领完即止

【线下领票地点】

新清华学堂票厅(新清华学堂东南角)

学生社区中心(C楼)总服务台109房间

【线下领票办法】

持本人清华学生证/教工证,

每人每证限领两张

【线上抢票】

关注人文清华公众号,获取抢票通道二维码

3月14日 周日 12:30上线

【特别提示】

由于疫情原因,

本场讲坛线下只面向校内人员开放,

同时开启在线直播

直播媒体

【新华网】

【央视频“人文清华”】

【人文清华官方b站】

【凤凰网】

【腾讯视频】

【今日头条】

【搜狐视频】

【咪咕视频】

【新浪新闻】

【百度视频】

【class in】

【人文清华官方抖音】

【人文清华官方微博】

【人文清华官方快手】

【清华大学官方b站】

【清华大学官方抖音】

【清华大学官方微博】

【清华大学官方快手】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5-04 14:05 最后登录:2025-05-04 14:05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