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州市区最受港澳台家庭欢迎的学校之一,中黄外小有不少跟随父母前往内地生活求学的港澳台籍学生,他们既有着这个群体特有的共性,也有自己的个性。 从粤语到普通话,从繁体字到简体字,从语言到环境的过渡对孩子来说并非易事。今天我们想分享一些中黄外小港澳台籍学生的成长故事,近距离走进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我们便能了解到一切选择背后的根由。 本期文章来自中黄外小三年级中国台湾籍的黄怡崴同学——一个温柔又执着,温暖而坚定,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小女孩。 怡崴在中黄外小的快乐生活 勇闯“语文关” 然而对于从小在台湾长大的怡崴来说,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内容并非一帆风顺。2020年的寒假,才上一年级的怡崴跟随妈妈回台湾过年,面对突然爆发的疫情,延期开学的那段时间,滞留在台湾的怡崴只能在家里上网课。没过多久,每天陪着怡崴一起在平板前学习的妈妈发现了怡崴对语文有些抵触和害怕,尤其一遇到拼音就头疼,每个字母她都认识,可偏偏读音怎么拼都拼不出来。 一年级的学习,拼音是重中之重,是为以后学习垒起的第一块砖,而学习拼音没有捷径可走,要能熟练地读写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表,并在读准四声调的基础上进行拼读,更要反复练习、不断巩固。然而线上的学习环境有着诸多限制,从小在台湾并没有学过汉语拼音的妈妈也有些束手无策。 在收到妈妈反馈之后,班主任肖老师一边安慰怡崴和妈妈慢慢来不着急,同时老师们加强了对怡崴的个性化辅导,一方面用象形字母记忆法加深怡崴对拼音字母的记忆效果,同时在每天下午4:00-4:30的课后自由辅导时间,对怡崴进行拼音上的一对一辅导。 在老师们持续地鼓励和帮助下,语文对怡崴好像一点点地变了模样,以前怎么拼都拼不出来的汉语拼音,原来那么有趣,那么神奇。妈妈的支持也给了怡崴很大的动力,“我们能做的事就是给她松绑。看到她的付出和辛苦,在她压力大的时候,告诉她,没关系,累了我们就休息一会儿。” 被唤醒的内驱力 语文的学习还需要大量的阅读来获取养料,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乐趣,学校设立了每日阅读打卡行动。怡崴便是能每天坚持阅读打卡的“小书虫”之一,即使是在家上网课期间,也从来不间断,这样的毅力,连老师也佩服。线上学习时,她还主动热心地担任小主播,和同学们分享阅读心得和方法。 坚持练字的怡崴书写越来越美观 在妈妈看来,怡崴的自律得益于学校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和“正面管教”的氛围,充分激发了孩子的内驱力。这正是妈妈当初看中中黄的理由之一。在传统教育的培养模式之下成长起来的怡崴妈妈,更希望能给孩子一个开心快乐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而中黄外小的老师总是能有方法,让孩子在觉得有趣的情况下学习,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探究结题展中怡崴和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小小讲解员, 自信大方地展示自己的探究作品和学习成果 卢老师为怡崴讲解传统文化经典《道德经》 怡崴妈妈的期待也正是中黄的培养目标,这也是为什么中黄外小始终扎根中华沃土,将非遗手工、茶艺、中华武术、中医药文化、礼仪、24节气等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融入课堂内外,让孩子们从小在浸润式的氛围中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古代先贤与仁人志士的智慧与美德。怡崴在学校 “中华武医”课程中学习了峨嵋派“六通拳”,认识了常见中草药之后,回来也会跟妈妈分享。 在“中华武医”的学习中,怡崴和小组成员正在探究常见的中草药 到了夏天,怡崴亲手为同学和老师做了水果凉粉解暑,每一份都对应标注了同学们的名字,对于曾经帮助过她的同学还特别附上感恩的话 从一年级开始,怡崴就一直担任班级的食堂卫生管理员。每天等所有同学吃完饭之后,管理员要留下来检查餐桌卫生,然后协助值日的同学清理,所以她总是班级在食堂最后一个走的人。每逢有小组成员请假,值日的人手不够时,身为管理员的怡崴从来不会指手画脚,而是及时补位,主动带着大家一起打扫。这是一份没有太多“存在感”,甚至有点“脏累”、琐碎的工作,但怡崴却很享受,就这样日复一日,毫无怨言地担任着。 学习上,这个成绩优秀的孩子也很乐于帮助同学,检查作业,解答问题,帮同学听写,作为副班长的怡崴总是“当仁不让”。老师说:“她很亲和力,帮助同学总是很有方法。” 在活动上台表演前,热心的怡崴成为了伙伴们的小“化妆师”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同样能让怡崴坚持和热爱的还有艺术体操。在学校一年级的ECA兴趣课中,怡崴选择了艺术体操,此后便在学习艺术体操的苦乐中不断探索人生的更多可能性。从加入学校的体操艺术队到现在已经代表学校参加了多项赛事,斩获多个奖项,在“2020年青少年艺术体操锦标赛”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