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闻

当前位置: 体育新闻 > 星火指南 > 文章页

比“金牌”更值得报道的是“精神”

时间:2025-05-05 07:19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1 次
当地时间7月28日,在巴黎奥运会游泳女子100米蝶泳决赛中,中国选手张雨霏以56秒21的成绩摘得铜牌。当日,“雨霏,别哭!”占据各大媒体头条,人民日报短评“比金牌更珍贵的是经历;比赢更珍贵的是渴望去赢”登上热搜。

比“金牌”更值得报道的是“精神”

青椒评论.jpg

□胡涵柯 (重庆大学)

当地时间7月28日,在巴黎奥运会游泳女子100米蝶泳决赛中,中国选手张雨霏以56秒21的成绩摘得铜牌。当日,“雨霏,别哭!”占据各大媒体头条,人民日报短评“比金牌更珍贵的是经历;比赢更珍贵的是渴望去赢”登上热搜。

奥运金牌,对运动员来说,意味着世界体育舞台的最高荣誉,对国家来说,是向外展现国家实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充满竞争的赛场之外,当我们深入探讨体育的本质时,无形的“精神”同样不可或缺。这里的“精神”,不仅指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更表现为运动员在赛场上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勇于拼搏的斗志,以及面对失败与挫折时的渴望与坚持。

“精神”比“金牌”更有温度。以运动员为报道核心,比单纯关注奖牌数量更能体现人文关怀。每一位运动员背后不为人知的汗水与泪水,都是比标准化的结果更有报道价值的过程。金牌是冰冷的,精神却是温暖的。报道人性中最真实、动人的部分,强调体育精神的社会价值,更能激发公众的共鸣与参与。体育精神不仅仅是运动员的专利,更是一种普遍的社会价值观。

“精神”比“金牌”更有力量。深入挖掘运动员背后的故事和精神世界,做更有深度的报道,不仅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内涵,也提升了公众对体育运动的认知层次。体育精神的传播比单一的金牌排名更有广度。它不受地域、年龄、性别的限制,能够跨越国界,成为连接不同文化和人群的桥梁。

实际上,无论是社会新闻、经济报道还是文化教育等领域,都应注重人文关怀,深入挖掘能够展现人性光辉的精神故事。作为社会公器,媒体承担着引导社会舆论、传递正能量的重要职责,应在报道中始终坚持人文关怀的理念,引导社会回归理性。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5-05 13:05 最后登录:2025-05-05 13:05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