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11日),全国两会第三场“部长通道”开启,来自自然资源部、文化和旅游部、体育总局的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自然资源部部长关志鸥介绍,“三北”工程攻坚战一年多来,目前已完成治理面积7600多万亩,三大标志性战役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东部科尔沁沙地正在重现往日草原的壮美景观,中部库布齐沙漠建成400公里沙漠光伏,西部塔克拉玛干沙漠系上3046公里绿色“围巾”,全面锁边合龙,为下一步全面系统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表示,去年的文旅业延续了火热发展的势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的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万亿元;国内游规模达到了56亿人次,同比增长了接近15%;国内游花费达到57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了17%。下一步,围绕如何把文化和旅游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将加强规划引领,推动把文化和旅游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 如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表示,目前正在积极研究制定体育强国建设指标体系和深化体育改革的有关方案,着力打造“全国一盘棋”建设体育强国的新格局。 此外,三位部长还就耕地保护、文旅消费升级、冰雪运动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2.前两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及出口增长均超5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今天(3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汽车产销总体呈现稳步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0.3万辆和183.5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50%;在出口方面,新能源汽车出口28.2万辆,同比增长54.5%。 今年2月春节之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市场活力明显提升。其中,新能源汽车表现抢眼,产销延续快速增长态势。 3.我国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开年以来,我国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速,目前已形成网络、算力和新技术基础设施全面发展的格局。 在青海,这个超20亿元规模的超大型万卡绿色算力中心不久前开始运营,标志着我国西部地区在大规模智能计算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突破进展。 在新疆,一个统筹了算力网、视联网、广电网为一体的智能算力网正在加速推进二期项目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前投入使用,将为我国中东部省份提供数据备份服务。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数量已超过900万。目前,我国算力总规模达每秒280百亿亿次浮点运算(EFLOPS),有效支撑了算力资源配置和数据要素流通。在基础网络方面,我国已有超过20个省市陆续开展下一代万兆光网相关技术应用试点工作。 此外,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设施今年也蓬勃兴起,现有完成备案并上线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近200个,注册用户超过6亿。 下一步,我国将继续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加快车联网、城市物联感知等融合设施建设。 4.今年我国将进一步优化县域商业网络格局 记者今天(3月11日)从商务部获悉,今年国家将加快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积极创新商贸中心、村镇商业网点等载体,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加快补齐乡镇商业基础设施和服务短板,进一步促进县域消费规模持续扩大。 5.黄河流域外贸进出口增长势头强劲 据青岛海关统计,今年前2个月,黄河流域9省区进出口9395.3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出口5690亿元,增长9.5%;进口3705.3亿元,增长5.3%。外贸经营主体活力释放,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出口分别增长5.7%和17.8%。 6.宁夏累计外送电量突破8000亿千瓦时 截至昨天(3月10日),宁夏累计外送电量突破8000亿千瓦时,达到了8036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1039亿千瓦时。2011年以来,宁夏依靠“银东直流”“灵绍直流”两条电力外送通道,将风能、太阳能等外送至山东、浙江等省份。 7.南极微生物研究取得新突破 记者从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获悉,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团队近日发现并鉴定发表南极细菌新属6个、新种7个。目前,中国极地基因库已完成极地微生物标准化保藏3500余株,累计近3万份,为后期深入开发利用极地新型微生物资源奠定了理论基础。 (责任编辑:) |